居民用药安全指导
时间:2023-08-09来源:中国医药报
药物合并使用要当心
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时,既容易造成重复用药,也容易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,其后果是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。
例如,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如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阿米卡星、妥布霉素等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、肺炎及尿路感染。如果患者合用此类药物,会导致头痛、眩晕、听力减退、耳鸣、蛋白尿及血尿等不良反应增加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吲哚美辛时,如果合并使用阿司匹林,会导致关节痛加剧。原因是阿司匹林在肠内抑制了吲哚美辛的吸收,使其疗效降低。并且,两药同属非甾体抗炎药,合并使用会加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。
此外,常见感冒药中通常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,感冒时同时服用两种甚至更多感冒药或抗菌药物,不仅不利于治疗,而且还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。
服药时间需合理选择
高血压病患者何时服药最好
医学研究表明,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。清晨醒来后,血压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,在上午9~11时达到高峰,然后逐渐下降,到下午3~6时又再次升高,随着夜幕来临,血压呈持续降低趋势。这“两高一低”的时间段是高血压的危险期。
因此,建议短效降压药每日服用3次,并选择在血压高峰出现前0.5~1小时给药效果较好。第一次服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,最后一次应选在下午6时之前。长效控、缓释制剂降压药每日只服用1次,也应选择在清晨醒后即服。这样既能使白天的血压得到较好控制,又不会造成夜间血压过低。
何时服用晕车药效果最佳
茶苯海明等晕车药最好在出发前0.5~1小时空腹服药,以缩短药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,使药物尽快到达肠道吸收,以便在乘车、乘船、乘机时,体内药物达到有效浓度,防止晕动症的发生。如需要长时间旅行,可每隔4~6小时再服药1次。
药物的心理效应
药物大多能产生两种效应:一为药物的生理效应,即药物本身对机体的药理作用。二为药物的心理效应,它可通过非生理作用,影响疾病进程。
在日常生活中,心情舒畅时即使进食较多,消化也不受影响。但当心情烦闷时,即使少量进食,也容易消化不良,导致胃部不适。这是心理因素对食物代谢过程的影响所致。同样道理,患者的精神和情绪也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谢和排泄等过程,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。
积极的心理效应和良好的心情可提高机体的功能,如消化道分泌消化液增加、蠕动吸收加快,可使药物迅速到达靶器官而发挥效应;提高脑的机能,稳定呼吸、循环、内分泌、免疫、体温、代谢等功能,从而增加药物的生理效应。而忧郁、悲哀、恐惧、焦虑、愤怒等消极的心理效应可使患者产生应激性反应,如交感神经兴奋、内分泌紊乱、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、血小板聚集、血黏滞性升高等,其结果将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,甚至可加重或诱发病情。
患者对药物的信赖程度对药物的疗效也有影响。患者对药物信赖,可提高药物疗效,甚至能使某些无活性的药物起到一定的“治疗作用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安慰剂”。患者如认为某药对其不起作用,服药依从性差,甚至采取不配合的态度,就会影响药物的治疗。
(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,柯俊主编的《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(科普版)》)